从零开始的 JSON 库教程(三):解析字符串笔记
JSON 字符串语法
JSON 的字符串语法和 C 语言很相似,都是以双引号把字符括起来,如 "Hello"
。但字符串采用了双引号作分隔,那么怎样可以在字符串中插入一个双引号? 把 a"b
写成 "a"b"
肯定不行,都不知道那里是字符串的结束了。因此,我们需要引入转义字符(escape character),C 语言和 JSON 都使用 \
(反斜线)作为转义字符,那么 "
在字符串中就表示为 \"
,a"b
的 JSON 字符串则写成 "a\"b"
。如以下的字符串语法所示,JSON 共支持 9 种转义序列:
1 | string = quotation-mark *char quotation-mark |
简单翻译一下,JSON 字符串是由前后两个双引号夹着零至多个字符。字符分为无转义字符或转义序列。转义序列有 9 种,都是以反斜线开始,如常见的 \n
代表换行符。比较特殊的是 \uXXXX
,当中 XXXX 为 16 进位的 UTF-16 编码,本单元将不处理这种转义序列,留待下回分解。
无转义字符就是普通的字符,语法中列出了合法的码点范围(码点还是在下单元才介绍)。要注意的是,该范围不包括 0 至 31、双引号和反斜线,这些码点都必须要使用转义方式表示。
字符串表示
在 C 语言中,字符串一般表示为空结尾字符串(null-terminated string),即以空字符('\0'
)代表字符串的结束。然而,JSON 字符串是允许含有空字符的,例如这个 JSON "Hello\u0000World"
就是单个字符串,解析后为11个字符。如果纯粹使用空结尾字符串来表示 JSON 解析后的结果,就没法处理空字符。
因此,我们可以分配内存来储存解析后的字符,以及记录字符的数目(即字符串长度)。由于大部分 C 程序都假设字符串是空结尾字符串,我们还是在最后加上一个空字符,那么不需处理 \u0000
这种字符的应用可以简单地把它当作是空结尾字符串。
了解需求后,我们考虑实现。lept_value
事实上是一种变体类型(variant type),我们通过 type
来决定它现时是哪种类型,而这也决定了哪些成员是有效的。首先我们简单地在这个结构中加入两个成员:
1 | typedef struct { |
然而我们知道,一个值不可能同时为数字和字符串,因此我们可使用 C 语言的 union
来节省内存:
1 | typedef struct { |
这两种设计在 32 位平台时的内存布局如下,可看出右方使用 union
的能省下内存。
我们要把之前的 v->n
改成 v->u.n
。而要访问字符串的数据,则要使用 v->u.s.s
和 v->u.s.len
。这种写法比较麻烦吧,其实 C11 新增了匿名 struct/union 语法,就可以采用 v->n
、v->s
、v->len
来作访问。
内存管理
由于字符串的长度不是固定的,我们要动态分配内存。为简单起见,我们使用标准库 <stdlib.h>
中的 malloc()
、realloc()
和 free()
来分配/释放内存。
当设置一个值为字符串时,我们需要把参数中的字符串复制一份:
1 | void lept_set_string(lept_value* v, const char* s, size_t len) { |
断言中的条件是,非空指针(有具体的字符串)或是零长度的字符串都是合法的。
注意,在设置这个 v
之前,我们需要先调用 lept_free(v)
去清空 v
可能分配到的内存。例如原来已有一字符串,我们要先把它释放。然后就是简单地用 malloc()
分配及用 memcpy()
复制,并补上结尾空字符。malloc(len + 1)
中的 1 是因为结尾空字符。
那么,再看看 lept_free()
:
1 | void lept_free(lept_value* v) { |
现时仅当值是字符串类型,我们才要处理,之后我们还要加上对数组及对象的释放。lept_free(v)
之后,会把它的类型变成 null。这个设计能避免重复释放。
但也由于我们会检查 v
的类型,在调用所有访问函数之前,我们必须初始化该类型。所以我们加入 lept_init(v)
,因非常简单我们用宏实现:
1 | #define lept_init(v) do { (v)->type = LEPT_NULL; } while(0) |
用上 do { ... } while(0)
是为了把表达式转为语句,模仿无返回值的函数。
其实在前两个单元中,我们只提供读取值的 API,没有写入的 API,就是因为写入时我们还要考虑释放内存。我们在本单元中把它们补全:
1 | #define lept_set_null(v) lept_free(v) |
由于 lept_free()
实际上也会把 v
变成 null 值,我们只用一个宏来提供 lept_set_null()
这个 API。
应用方的代码在调用 lept_parse()
之后,最终也应该调用 lept_free()
去释放内存。我们把之前的单元测试也加入此调用。
如果不使用 lept_parse()
,我们需要初始化值,那么就像以下的单元测试,先 lept_init()
,最后 lept_free()
。
1 | static void test_access_string() { |
缓冲区与堆栈
我们解析字符串(以及之后的数组、对象)时,需要把解析的结果先储存在一个临时的缓冲区,最后再用 lept_set_string()
把缓冲区的结果设进值之中。在完成解析一个字符串之前,这个缓冲区的大小是不能预知的。因此,我们可以采用动态数组(dynamic array)这种数据结构,即数组空间不足时,能自动扩展。C++ 标准库的 std::vector
也是一种动态数组。
如果每次解析字符串时,都重新建一个动态数组,那么是比较耗时的。我们可以重用这个动态数组,每次解析 JSON 时就只需要创建一个。而且我们将会发现,无论是解析字符串、数组或对象,我们也只需要以先进后出的方式访问这个动态数组。换句话说,我们需要一个动态的堆栈(stack)数据结构。
我们把一个动态堆栈的数据放进 lept_context
里:
1 | typedef struct { |
当中 size
是当前的堆栈容量,top
是栈顶的位置(由于我们会扩展 stack
,所以不要把 top
用指针形式存储)。
然后,我们在创建 lept_context
的时候初始化 stack
并最终释放内存:
1 | int lept_parse(lept_value* v, const char* json) { |
在释放时,加入了断言确保所有数据都被弹出。
然后,我们实现堆栈的压入及弹出操作。和普通的堆栈不一样,我们这个堆栈是以字节储存的。每次可要求压入任意大小的数据,它会返回数据起始的指针(会 C++ 的同学可再参考[1]):
1 | #ifndef LEPT_PARSE_STACK_INIT_SIZE |
压入时若空间不足,便回以 1.5 倍大小扩展。为什么是 1.5 倍而不是两倍?可参考我在 STL 的 vector 有哪些封装上的技巧? 的答案。
注意到这里使用了 realloc()
来重新分配内存,c->stack
在初始化时为 NULL
,realloc(NULL, size)
的行为是等价于 malloc(size)
的,所以我们不需要为第一次分配内存作特别处理。
另外,我们把初始大小以宏 LEPT_PARSE_STACK_INIT_SIZE
的形式定义,使用 #ifndef X #define X ... #endif
方式的好处是,使用者可在编译选项中自行设置宏,没设置的话就用缺省值。
解析字符串
有了以上的工具,解析字符串的任务就变得很简单。我们只需要先备份栈顶,然后把解析到的字符压栈,最后计算出长度并一次性把所有字符弹出,再设置至值里便可以。以下是部分实现,没有处理转义和一些不合法字符的校验。
1 | #define PUTC(c, ch) do { *(char*)lept_context_push(c, sizeof(char)) = (ch); } while(0) |
总结和练习
之前的单元都是固定长度的数据类型(fixed length data type),而字符串类型是可变长度的数据类型(variable length data type),因此本单元花了较多篇幅讲述内存管理和数据结构的设计和实现。字符串的解析相对数字简单,以下的习题难度不高,同学们应该可轻松完成。
- 编写
lept_get_boolean()
等访问函数的单元测试,然后实现。 - 实现除了
\u
以外的转义序列解析,令test_parse_string()
中所有测试通过。 - 解决
test_parse_invalid_string_escape()
和test_parse_invalid_string_char()
中的失败测试。 - 思考如何优化
test_parse_string()
的性能,那些优化方法有没有缺点。